top of page

義大利|白色威尼斯

已更新:2020年5月15日



2018.2.26~2018.2.28


這是我第一次到義大利,但第一次也不是甚麼新聞,目前為止幾乎這趟行程經過的地方都是我第一次去的,所以即使在前面都找了路線,有時候到現場還是會因為有語言或是時間等等問題,會不如預期的狀況出現,那時候旅行就必須靠著現場的狀況去想辦法找出解決方案,通常也沒什麼大道理,問人!!就可以幫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我從飛機場下飛機後,就急著想找公共運輸工具搭往威尼斯,不過人生地不熟,就算找到站牌也不確定是甚麼時候有車,也不知道該搭哪個方向的,還好在路旁的一間餐廳問人,剛好問到有中國移民在這開餐廳,就跟我說前面的巴士站牌就可以搭車到火車站,然後再搭火車進威尼斯,然後也算很順利的就找到住宿地點。

義大利大部分都是復古情景,威尼斯也是如此,但車站旁邊的那個玻璃憲法橋很顯眼,它的設計跟周邊的環境很不搭,而且下雨天、下雪時根本是殺人凶器,斜坡跟踏階都很滑,每個遊客走過去都必須小心翼翼的走。走在威尼斯就是享受運河穿插,以及轉彎突然呈現的橋樑以及河道風景,當然路上百年以上的建築跟教堂也是吸引人的景色之一,畢竟這種水鄉澤國大概也是只有威尼斯才有,不過我覺得很幸運的是,我在這邊遇到了下雪,你搜尋威尼斯幾乎很少見到有下雪場景的威尼斯照片,而我正好就遇上了,可以看見擺雪覆蓋的貢多拉跟統一全白的建築屋頂,雖然在大雪在其他城市造成火車交通上的誤點與班次取消,但對我並沒有造成太大困擾。

tour tag:舊建築、教堂、運河、廣場、橋梁

義大利統計(2018年2月匯率,1€=35.62NTD)

總消費額:10822新台幣(現金及刷卡),當地貨幣歐元

期  間:2/27-3/9

天  數:12日

日均消費:987.8元/日

2018年01月步數統計,總里程339.6公里,平均每日10.95公里。

2018年02月步數統計,總里程378.3公里,平均每日13.5公里。



地理概念

旅行國家路線:略➩比利時➩✈義大利➩🚌南法➩略

義大利境內路線:威尼斯➔🚄羅馬➔🚌佛羅倫斯➔🚌米蘭

這次我並沒有到玻璃島上,也沒搭任何船隻遊運河,現在想起來是有點可惜,在海上看威尼斯的感覺想必也很不一樣吧。


外國人經營的住宿

Casa Fiori,民宿青旅是由韓國人經營,櫃台不是隨時都有人,它一整棟都是青旅,廚房間公共空間,床位是單人床不是上下舖的,房間算蠻寬闊的,但威尼斯這裡的房子大概都是舊舊傳統的,所以設備上無法要求太多,像是玻璃紙有單層,會因為耐外溫度及濕度造成起霧,不像北歐地區大都為附層玻璃(含真空或惰性氣體隔溫);我記得一晚當時大概在17歐元左右,窗外還能看到運河。最後一天起床時,看到窗外有雪,覺得自己還蠻幸運的,能看到有雪的威尼斯,看到白色面貌的威尼斯,不過也因為義大利部分區域雪況過大,造成部分火車班次停駛。


威尼斯聯外交通方式

像我是從機場外面搭市內巴士到Treviso Centrale火車站,再轉搭火車進威尼斯Stazione di Venezia Santa Lucia(火車站),如果要離開搭巴士到其他聯外城市(羅馬...等等),則是在Piazzale Roma(巴士站)搭乘城際巴士,如果想搭搭快一點也比較貴一點的火車則是一樣到Stazione di Venezia Santa Lucia(火車站)搭乘,我很建議試試民營的法拉利Italo高鐵,高貴不貴,提早訂票還有一些價格優惠。


住宿及交通備案留存

我在此次長途旅行中,除了第一站中國大陸有辦手機號碼以外,其實皆是運用當地WIFI來連接網路,所以我大都會在前一個城市(威尼斯)查好下一個城市(羅馬)的交通方案以及備案青旅地點,然後把畫面存在手機裡,即使在第一個地點無法入住情況下,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投宿,但又在自己可以接受的預算之下。


青旅附近大街上就有Coop San Felice超市,食材購買上很方便,又有附廚房,中午一樣是做好三明治之類的帶去外面逛逛時食用,威尼斯熱鬧的觀光區大都販賣昂貴的餐點,當地人在消費、沒有外文菜單的,才能找到好吃又實惠的在地經典義大利餐點。

Casa del Tintoretto,Tintoretto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最後一位偉大的畫家,和提香、委羅內塞並稱為威尼斯畫派的「三傑」之一。 & Giardini Papadopoli,歷史悠久的造景花園,有高大的遮陽樹木,以及設有兒童遊戲器材的區域。

Rio Terà S. Leonardo( & Strada Nova St.,兩處主要步行觀光大街。

Mercato di Rialto,運河邊的大型遮棚市集,有販售魚、海鮮和蔬菜的攤販。

Libreria Acqua Alta,這個環境舒適的書店不僅陳列許多古籍,還有獨特的展示品和駐店貓。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美國富家女佩姬·古根漢於1948年買下,居住三十年,她逝世後的骨灰亦葬在此。建築最後捐贈給古根漢基金會並成立美術館,裡面的展示品有許多是她的二十世紀藝術收藏,包括立體派、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作品。 Giuseppe Garibaldi Monument,由奧古斯托.班維努提創作的朱塞佩.加里波底將軍紀念碑,上頭共有 3 座銅像。

Views from Punta della Dogana(海關現代藝術館),近安康聖母聖殿。


宗教建築

安康聖母聖殿,安康聖母大殿,簡稱為「Salute」,是威尼斯的著名教堂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在1630年黑死病肆虐之際,共和國政府決定興建此教堂獻給聖母瑪利亞,由著名設計師巴爾達薩雷·隆格納設計,正式落成於1687年,位於威尼斯大運河和威尼斯潟湖的聖馬可內港之間風景優美的狹長的尖角地帶,從水路進入聖馬可廣場者都可看見。(取自維基百科)

希臘聖喬治堂,東正教教堂,位於城堡區。這是在威尼斯的希臘人機構希臘學校(Scuola dei Greci)的中心。 歷史上,儘管威尼斯與拜占庭保持著密切聯繫,但是威尼斯不允許舉行東正教禮拜。1498年,希臘人獲准成立名為希臘聖尼古拉學校(Scuola de San Nicolò dei Greci)的機構。經過曠日持久的談判,1539年,教宗允許建造聖喬治堂,款項來自東正教世界的船舶稅。 鐘樓建於1592年。教堂圓頂的壁畫是「最後的審判」(1589年至1593年)。(取自維基百科)

奇蹟聖母教堂,被認為是威尼斯文藝復興早期建築的代表作,教堂修建於1481至1489年期間。教堂以彩色大理石等建築特徵著稱。我拍的只有部分在圓頂側那邊跟旁邊的廣場建築。

聖洛克大會堂,聖洛可是治癒瘟疫的聖人,是位於義大利城市威尼斯的一座建築。建築修建於1478年,因位於聖洛克大教堂而得名。聖洛克大會堂內擁有眾多繪於16世紀的壁畫作品,包含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最後一位偉大的畫家Tintoretto的畫作。

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專用教堂,1807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同時是威尼斯宗主教駐地。其為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有「金色教堂」的美譽。(取自維基百科)

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在許多世紀中,教堂內外的鑲嵌畫都曾更換過,但是這裡從未改變。講述聖馬可教堂遺蹟故事的鑲嵌畫位於側門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和超德、四個戰士及聖徒聖馬克雕像。(取自維基百科)

運河及碼頭

有些房子是依水而建,其出入口門必須從水路進出,所以大大小小的水路運河充斥在整個威尼斯區域內,所以島上的公共交通是由碼頭替代公車站牌,連結起各群島間的交通連結;另外為了滿足群島間的陸路交通及維持水路暢通,就必須建立橋底稍有高度供船隻通過,因此整個威尼斯建立起一種富有特色的水鄉澤國情景。


廣場

就我的觀察,在威尼斯來說一般而言,通常教堂與廣場是緊密不可分的,通常有教堂,旁邊就會有廣場空地供人潮聚集,人潮有了自然會衍伸其他的店面及商家;由於威尼斯是寸土寸金,很多房子無實質地基,是依靠木樁而建,因此能有土地生長樹木也是很少,所以你很少會看到整個環境會有綠化地帶供人們休憩。

Campo della Pescaria,先魚市場旁逼得蔬果市場,右邊的是公共垃圾船正在吊運市場的垃圾箱,很難得可以看到一個運河城市怎麼在處理它們的日常生活運作。

貝勒維也納廣場,附近有一些商店跟餐廳,夜間仍有開業。

聖馬可廣場,中心廣場。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是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的廣場無論大小皆被稱為「Campi」。聖馬可廣場在歐洲城市的廣場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受到交通的喧鬧,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作為威尼斯的地標,聖馬可廣場受到遊客、攝影師和鴿子的格外青睞。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曾稱讚其為「歐洲最美的客廳」。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地勢最低點,因此在漲潮時和下大雨時,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取自維基百科)

聖馬可廣場,下大雨時,雨水從廣場的排水溝直接流入威尼斯大運河。這是下雨時的理想排水渠道,但是在漲潮時卻帶來了麻煩。每天亞得里亞海潮漲時分,威尼斯大運河的河水同樣通過排水溝從聖馬可廣場的地下湧出,形成一潭潭的積水,每年還會出現幾次潮水鋪滿廣場甚至水淹廣場的情景。(取自維基百科)

橋梁

里阿爾托橋,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里阿爾托橋屬於文藝復興風格,也被稱為「白色巨象」,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取自維基百科)

里阿爾托橋,目前橫跨大運河的單拱石橋里阿爾托橋是由安東尼·龐特(Antonio da Ponte)所設計的,完工於1591年。兩邊傾斜的橋身被引導到中央的門廊。因為這次橋樑工程被認為過於大膽,所以建築師文森諾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預測它將會倒塌。里阿爾托橋後來成為威尼斯建築的代表之一。 今天,商店與攤位充斥里阿爾托橋的兩側,也讓這裡成為威尼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取自維基百科)

乳房橋(Ponte delle Tette),自15世紀,依據威尼斯共和國政府法令,其周邊地區為合法的紅燈區之一,擁有眾多妓院。威尼斯政府官員鼓勵妓女們在對著橋樑的窗前或站立橋頭時裸露乳房,以引誘和轉化受懷疑的同性戀者,幫助「治癒」他們。這一法令支持這種異性性接觸,以幫助制止在威尼斯蔓延的同性戀風潮,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到1509年,作家薩努多估計有大約11,565名妓女在威尼斯工作。另一個合法的紅燈區在大運河對面不遠處的Traghetto Del Buso。在1519年,威尼斯向妓院徵稅,以供應軍械庫。(取自維基百科)

建築

Ca'Mastelli o del Camello,這間房子屬於三個商販兄弟(里奧巴,桑迪和阿法尼),他們於1112年從Peloponnisos來到威尼斯,後來又改名為Mastelli。(取自維基百科)

Hotel Cavalletto & Doge Orseolo,很靠聖馬可廣場的一處運河轉角處。

Circolo Ufficiali Marina Militare(威尼斯軍械庫) & Magister Canova藝術博物館

Galleria Giorgio Franchetti alla Ca' d'Oro,黃金宮是威尼斯的一座古老宮殿,被認為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美麗的宮殿之一。它通常被稱作「黃金宮」,因為曾經用鍍金來裝飾外牆。(取自維基百科)

Palazzina Canonica CNR-ISMAR & Circolo Ufficiali Marina Militare(威尼斯軍械庫) ,威尼斯軍械庫是義大利威尼斯的歷史建築群,位於城堡區,原為國家造船廠和軍械庫,負責裝備威尼斯的海軍力量,很早即使用標準化零件進行大規模生產。 威尼斯軍械庫始建於1104年前後,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為工業革命之前歐洲最大的工業複合體。 它占地約45公頃,即威尼斯城市面積的15%。周圍有2英里長的防禦高牆,阻擋了人們的視線。(取自維基百科)

Palazzo Contarini del Bovolo,蝸牛府是義大利城市威尼斯的一座小型宮殿。蝸牛府以其螺旋狀的樓梯而聞名。蝸牛府修建於15世紀時期。(取自維基百科)

上一站:第102站比利時布魯塞爾

下一站:第104站義大利羅馬


3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